《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于2005年1月26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提出“整合资源、填平补齐”的建设原则,启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监测项目是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子项目,根据《总体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监测项目所确定的工作内容,成立了三江源生态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青海省环境保护厅作为生态监测组组长单位,组织各成员单位(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气象局)共同完成生态监测工作。
受青海省环境保护厅的委托,按照《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监测总体实施方案》、《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定》的安排部署要求,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为三江源沙化监测的实施单位。
是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地区是中国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属于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包括青海省的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黄南、海南、海西、三个藏族自治州所辖的泽库、河南、兴海、同德四县以及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唐古拉山,总面积达31.8万km2。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为野牦牛、野驴、藏羚羊、黑颈鹤等大批珍惜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中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
三江源地区地处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腹地,这里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沼泽地分布较广。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现代冰川,形成了巨大的冰库,是各江河径流补给的主要源泉之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三江源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具有多种植被类型,为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提供了极其独特的环境条件,使三江源地区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这一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据初步调查,青海的药用植物约有370种,其中常用的中草药有259种。三江源区地质历史古老而年轻,生态系统复杂而又脆弱,生物物种丰富而又易遭破坏。随着近年来人类社会活动的日趋频繁,特别是草原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随之日益严峻。
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国办发[2003]5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1月26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三江源生态监测项目列在《总体规划》的支撑项目中,由省环保厅会同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气象局共同实施,项目实施期为2005-2013年。生态监测项目旨在建立以地面监测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监测体系,以3S技术为支撑,科学、客观的评价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管理、工程成效评估、政府决策服务。
1、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的通知》;
2、《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监测总体实施方案》;
3、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青发改投资【2013】705号);
4、青海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3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央基建投资支出预算的通知(青财建字【2013】1066号);
5、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12年度生态监测项目第二批资金组织实施方案(代作业设计)》的批复(青环发【2012】698号);
6、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下达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12年度第二批生态监测项目资金的通知(青环发【2013】350号)。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T19-2011;
4、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试行),国家环境保护部;
5、三江源生态监测技术规范DB63/T933-2011;
6、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监测与评估技术规定(试行);
7、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标准;
8、国家沙漠化土地普查与监测技术标准;
9、国家湿地调查技术(试行)。
1、2005-2012年三江源生态监测年度监测数据;
2、2006年遥感监测形成的专题图集和项目成果报告;
3、2005-2012年度生态监测林业监测报告;
4、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它基础资料。
根据三江源生态监测工作组的安排,沙化土地监测的任务是:
1、监测站点连续调查。
对2005-2012年设置的2处综合站点、37处基础站点连续监测调查。
2、完成对2011年布设区域4处监测站点的连续监测。
3、完成2013年沙化土地监测报告。
利用以前沙化土地调查资料,2005-2012年监测样地调查和2013年连续监测所形成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完成2013年沙化土地监测报告。
监测范围为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涉及玉树州的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果洛州的玛多县、玛沁县、达日县,海西州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和黄南州的泽库县,共计7县1乡。本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东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及甘肃省毗邻,北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为界,南与西藏自治区及四川省相连。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24ˊ-102°39ˊ,北纬32°33ˊ-36°16ˊ之间,区域总面积27.49万km2,占三江源地区土地面积的68.3%。
典型样地和200米监测样线现地调查主要因子是沙化土地状态因子和影响沙化土地状态因子两部分,
状态因子主要包括沙化土地类型、面积、植被状况(盖度、生物量、主体植物高和生物量)等。
影响因子主要包括人为影响、牲畜数量、交通、非法活动等。
沙化土地监测采用GPS导航对已设监测样地现地复位调查法。在监测样地内进行地类、植被、生物量变化对比调查。由于监测样地的代表面积和调查对象分布范围具有局限性,故又新设以地形图公里网格点为南起点由南向北200m为终点的沙化监测样线,调查沙化土地类型及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等内容,并对南起点和北终点进行GPS定位。
沙化土地主要类型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风蚀劣地等。
1、流动沙地:指土壤质地为沙质,植被盖度小于10%、地表沙物质常处于流动状态的沙地或沙丘。
2、半固定沙地:指土壤质地为沙质,植被盖度10%至29%(乔木林冠下无其它植被时,郁闭度<0.50)之间,且分布比较均匀,风沙流活动受阻,但流沙纹理仍普遍存在的沙丘或沙地。
3、固定沙地:指土壤质地为沙质,植被盖度≥30%(乔木林冠下无其它植被时,郁闭度≥0.50),风沙活动不明显,地表稳定或基本稳定的沙丘或沙地。
4、露沙地:指土壤表层主要为土质,有斑点状流沙出露(<5%)或疹状灌丛沙堆分布,能就地起沙的土地。
5、风蚀劣地:指由于风蚀作用导致土壤细粒物质损失,粗粒物质相对增多或砾石和粗砂集中于地表的土地。
指由于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因素导致的植被严重退化,生产力下降,地表偶见流沙点或风蚀斑,但尚无明显流沙堆积形态的土地。
保障监测工作技术力量,我单位与省林业工程咨询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了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监测队伍,开展2013年度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沙化监测工作。
我单位在2013年7月中旬,举办了三江源生态监测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为前两期生态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员及新接触本次调查的林业工作人员。通过培训统一了三江源沙化土地监测的技术标准、监测内容、监测程序和监测方法,使参加培训的所有监测技术人员的实地操作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具备了熟练开展野外监测工作的业务技能。
2013年7月20日-9月11日,我单位派遣30名技术人员组成了6个野外调查组,进行2013年监测站点现地复查调查工作。共调查监测站点43处。
外业工作期间,为了抢进度,很少休息,白天进行野外样地调查,晚上(包括少量雨天)进行录入电子调查卡片、绘制样地位置图、调查资料检查核对和整理。
内业工作自2013年10月开始,进行数据库录入、统计分析、编写监测报告。
1、监测站点复查:
完成43处监测站点(包括2处综合站点)的复查工作,其中包括2011年新增区域监测监测站点4处。
2、成果:
通过内业整理汇总建立了2013年生态监测沙化土地监测档案和数据库,完成了《2013年度沙化土地监测报告》。
根据《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青工咨[2004]014号),沙漠化土地防治总规模66.15万亩,投资4630.68万元。2005-2009年,该项目共下达四批任务,计划防治总规模22.43万亩,下达总投资1561万元,占《总体规划》安排总计划的34%。截至目前,任务和投资全部完成,完成投资占下达投资的100%。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封沙育草17.43万亩,人工种草4.89万亩,工程治沙2286亩、宣传牌制作及安装13块、管护人员落实18名。
取得了年度沙化土地43个监测样地的植被盖度、总生物量、主体指示植被平均高、主体指示植被生物量等监测数据,详见附件2。
2013年沙化土地地面连续监测基础站点43处,现就这43处监测基础站点的植被状况和影响沙化土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植被状态指标包括植被盖度、总生物量(g/㎡)、指示种平均高(cm)和指示种生物量等,通过对43个连续监测的沙化样地植被状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知,2013年与2012年相比植被盖度、总生物量(g/㎡)、指示种平均高(cm)和指示种生物量总体持平或稍有增减变化,见表3-1、3-2、3-3、3-4。
1、植被盖度
总体上三江源区沙化土地监测样地2013年植被盖度较2012年普遍盖度平均增长0.8%(见图4-1)。其中1、2、4、5、6、7、8、10、11、12、13、15、16、17、18、19、21、22、25、26、27、28、29、30、31、33、34、35、36、37、38、40、41及43号样地盖度2013年呈正增长;3、9、14、20、23、24、32、39、42号样地盖度呈负增长,详见见表4-1。
表4-1 2012年-2013年植被盖度对比表
序号 |
站(点)代码 |
2012年 |
2013年 |
增长度 |
1 |
632626-HMHJ-001-Q-12 |
41.0 |
43.0 |
2.0 |
2 |
632626-HMHJ-002-Q-12 |
74.0 |
76.0 |
2.0 |
3 |
632621-HMHJ-001-Q-12 |
22.7 |
20.9 |
-1.8 |
4 |
632621-HMHJ-002-Q-12 |
68.0 |
70.0 |
2.0 |
5 |
632726-HMHJ-001-G-12 |
16.3 |
18.5 |
2.2 |
6 |
632726-HMHJ-003-Q-12 |
33.0 |
40.0 |
7.0 |
7 |
632726-HMHJ-002-Q-12 |
41.8 |
43.6 |
1.8 |
8 |
632726-HMHJ-004-Q-12 |
10.6 |
13.1 |
2.5 |
9 |
632726-HMHJ-005-Q-12 |
18.7 |
17.2 |
-1.5 |
10 |
632726-HMHJ-006-Q-12 |
27.7 |
29.2 |
1.5 |
11 |
632724-HMHJ-001-G-12 |
17.0 |
19.0 |
2.0 |
12 |
632724-HMHJ-002-G-12 |
44.0 |
49.0 |
5.0 |
13 |
632724-HMHJ-003-G-12 |
33.0 |
33.9 |
0.9 |
14 |
632724-HMHJ-004-G-12 |
42.0 |
40.0 |
-2.0 |
15 |
632323-HMHJ-003-Q-12 |
34.0 |
36.0 |
2.0 |
16 |
632323-HMHJ-001-Q-12 |
39.3 |
42.5 |
3.2 |
17 |
632323-HMHJ-002-Q-12 |
65.8 |
67.4 |
1.6 |
18 |
632626-HMHJ-001-G-12-z |
39.1 |
42.3 |
3.2 |
19 |
632726-HMHJ-001-Q-12-z |
42.9 |
44.1 |
1.2 |
20 |
632626-HMHJ-001-QG-12-z |
22.4 |
22.0 |
-0.4 |
21 |
632626-HMHJ-003-G-12 |
21.5 |
25.3 |
3.8 |
22 |
632626-HMHJ-004-G-12 |
23.7 |
25.0 |
1.3 |
23 |
632724-HMHJ-005-G-12 |
36.0 |
35.0 |
-1.0 |
24 |
632724-HMHJ-006-G-12 |
48.0 |
46.6 |
-1.4 |
25 |
632724-HMHJ-007-Q-12 |
6.0 |
8.0 |
2.0 |
26 |
632724-HMHJ-008-Q-12 |
40.7 |
42.3 |
1.6 |
27 |
632726-HMHJ-300-G-12 |
33.3 |
36.1 |
2.8 |
28 |
632726-HMHJ-007-G-12 |
31.4 |
33.0 |
1.6 |
29 |
632626-HMHJ-005-G-12 |
21.0 |
23.0 |
2.0 |
30 |
632626-HMHJ-006-Q-12 |
28.0 |
30.6 |
2.6 |
31 |
632626-HMHJ-007-Q-12 |
75.0 |
75.0 |
0.0 |
32 |
632626-HMHJ-008-Q-12 |
69.0 |
50.1 |
-18.9 |
33 |
632626-HMHJ-009-Q-12 |
34.0 |
36.2 |
2.2 |
34 |
632626-HMHJ-010-Q-12 |
24.0 |
24.0 |
0.0 |
35 |
632726-HMHJ-008-Q-12 |
41.9 |
43.2 |
1.3 |
36 |
632726-HMHJ-009-Q-12 |
23.0 |
25.0 |
2.0 |
37 |
632726-HMHJ-010-Q-12 |
40.8 |
42.0 |
1.2 |
38 |
632726-HMHJ-011-Q-12 |
13.3 |
15.1 |
1.8 |
39 |
632801-HMHJ-001-Q-12 |
35.3 |
27.2 |
-8.1 |
40 |
632726-HMHJ-012-Q-12 |
30.6 |
32.2 |
1.6 |
41 |
632726-HMHJ-013-Q-12 |
24.0 |
28.0 |
4.0 |
42 |
632726-HMHJ-014-Q-12 |
40.0 |
38.0 |
-2.0 |
43 |
632726-HMHJ-015-Q-12 |
36.7 |
37.2 |
0.5 |
合计 |
35.1 |
35.9 |
0.8 |
|
2、总生物量
总体上三江源区沙化土地监测样地2013年生物量较2012年呈正增长,平均增长3.49 g/m2,平均增减率为2.98%。见表4-2-1。其中2、7、9、16、25、37、40号监测样地生物量较上年度下降,降幅在-13.29--0.30%,平均减少率为-1.94%,37号样地生物量减少13.29 g/m2为最大,16号样地生物量减少0.30 g/m2为最小;1、3、4、5、6、8、10、11、12、13、14、15、17、18、19、20、21、22、23、24、26、27、28、29、30、31、32、33、34、35、36、38、39、41、42号监测样地生物量年变化呈正增长,增幅在0.04%-83.10%,生物量增长最大的是39号监测样地,增长83.10g/m2,;生物量增长最少的是1号监测样地,增长0.04 g/m2,详见表4-2。
表4-2 2012年-2013年植被总生物量对比表
序号 |
05年 |
2012年 |
2013年 |
增减值 |
1 |
632626-HMHJ-001-Q-12 |
52.80 |
60.26 |
7.46 |
2 |
632626-HMHJ-002-Q-12 |
377.70 |
369.9 |
-7.80 |
3 |
632621-HMHJ-001-Q-12 |
194.00 |
198.2 |
4.20 |
4 |
632621-HMHJ-002-Q-12 |
1067.00 |
1070 |
3.00 |
5 |
632726-HMHJ-001-G-12 |
122.51 |
125.15 |
2.64 |
6 |
632726-HMHJ-003-Q-12 |
90.83 |
98.69 |
7.86 |
7 |
632726-HMHJ-002-Q-12 |
52.40 |
50.3 |
-2.10 |
8 |
632726-HMHJ-004-Q-12 |
51.30 |
54 |
2.70 |
9 |
632726-HMHJ-005-Q-12 |
51.54 |
48.6 |
-2.94 |
10 |
632726-HMHJ-006-Q-12 |
18.17 |
29.87 |
11.70 |
11 |
632724-HMHJ-001-G-12 |
58.40 |
60.07 |
1.67 |
12 |
632724-HMHJ-002-G-12 |
31.40 |
32.3 |
0.90 |
13 |
632724-HMHJ-003-G-12 |
46.17 |
50.11 |
3.94 |
14 |
632724-HMHJ-004-G-12 |
67.75 |
68.77 |
1.02 |
15 |
632323-HMHJ-003-Q-12 |
174.60 |
176.8 |
2.20 |
16 |
632323-HMHJ-001-Q-12 |
191.00 |
190.7 |
-0.30 |
17 |
632323-HMHJ-002-Q-12 |
46.80 |
50.93 |
4.13 |
18 |
632626-HMHJ-001-G-12-z |
127.97 |
130.01 |
2.04 |
19 |
632726-HMHJ-001-Q-12-z |
67.80 |
75.89 |
8.09 |
20 |
632626-HMHJ-001-QG-12-z |
92.31 |
93.32 |
1.01 |
21 |
632626-HMHJ-003-G-12 |
52.84 |
53.19 |
0.35 |
22 |
632626-HMHJ-004-G-12 |
126.06 |
129.88 |
3.82 |
23 |
632724-HMHJ-005-G-12 |
27.80 |
30.01 |
2.21 |
24 |
632724-HMHJ-006-G-12 |
5.17 |
6.72 |
1.55 |
25 |
632724-HMHJ-007-Q-12 |
12.70 |
3.09 |
-9.61 |
26 |
632724-HMHJ-008-Q-12 |
16.70 |
17.02 |
0.32 |
27 |
632726-HMHJ-300-G-12 |
76.60 |
77.61 |
1.01 |
28 |
632726-HMHJ-007-G-12 |
45.16 |
47.61 |
2.45 |
29 |
632626-HMHJ-005-G-12 |
71.20 |
79.27 |
8.07 |
30 |
632626-HMHJ-006-Q-12 |
166.40 |
170.88 |
4.48 |
31 |
632626-HMHJ-007-Q-12 |
117.20 |
118.6 |
1.40 |
32 |
632626-HMHJ-008-Q-12 |
94.20 |
95.05 |
0.85 |
33 |
632626-HMHJ-009-Q-12 |
37.60 |
39.12 |
1.52 |
34 |
632626-HMHJ-010-Q-12 |
86.20 |
90.08 |
3.88 |
35 |
632726-HMHJ-008-Q-12 |
193.00 |
200.13 |
7.13 |
36 |
632726-HMHJ-009-Q-12 |
71.60 |
72.82 |
1.22 |
37 |
632726-HMHJ-010-Q-12 |
73.20 |
59.91 |
-13.29 |
38 |
632726-HMHJ-011-Q-12 |
89.00 |
90.41 |
1.41 |
39 |
632801-HMHJ-001-Q-12 |
97.80 |
180.9 |
83.10 |
40 |
632726-HMHJ-012-Q-12 |
198.50 |
190.27 |
-8.23 |
41 |
632726-HMHJ-013-Q-12 |
123.20 |
125.03 |
1.83 |
42 |
632726-HMHJ-014-Q-12 |
35.77 |
35.81 |
0.04 |
43 |
632726-HMHJ-015-Q-12 |
226.17 |
229.33 |
3.16 |
合计 |
|
116.9 |
120.39 |
3.49 |
3、指示种平均高
三江源区沙化土地监测样地总体上2013年指示种平均高依样地类型不同略有增减,总体上比2012年增长0.24cm,见表4-3。
表4-3 2012-2013年指示种平均高对比表 单位cm
序号 |
样地编号 |
指示种 |
12年 |
13年 |
增减值 |
1 |
632626-HMHJ-001-Q-12 |
针茅 |
19.3 |
21.4 |
2.1 |
2 |
632626-HMHJ-002-Q-12 |
山生柳 |
107.0 |
109.8 |
2.8 |
3 |
632621-HMHJ-001-Q-12 |
针茅 |
11.5 |
13.5 |
2.0 |
4 |
632621-HMHJ-002-Q-12 |
山生柳 |
69.0 |
62.0 |
-7.0 |
5 |
632726-HMHJ-001-G-12 |
针茅 |
8.3 |
13.7 |
5.4 |
6 |
632726-HMHJ-003-Q-12 |
针茅 |
11.0 |
33.0 |
22.0 |
7 |
632726-HMHJ-002-Q-12 |
针茅 |
15.3 |
17.0 |
1.7 |
8 |
632726-HMHJ-004-Q-12 |
针茅 |
18.0 |
21.1 |
3.1 |
9 |
632726-HMHJ-005-Q-12 |
针茅 |
29.0 |
33.2 |
4.2 |
10 |
632726-HMHJ-006-Q-12 |
珠芽蓼 |
8.6 |
5.0 |
-3.6 |
11 |
632724-HMHJ-001-G-12 |
风毛菊 |
6.5 |
6.0 |
-0.5 |
12 |
632724-HMHJ-002-G-12 |
针茅 |
14.0 |
19.0 |
5.0 |
13 |
632724-HMHJ-003-G-12 |
披碱草 |
10.8 |
17.4 |
6.6 |
14 |
632724-HMHJ-004-G-12 |
棘豆 |
5.0 |
8.0 |
3.0 |
15 |
632323-HMHJ-003-Q-12 |
棘豆 |
6.4 |
4.0 |
-2.4 |
16 |
632323-HMHJ-001-Q-12 |
锦鸡儿 |
30.7 |
41.0 |
10.3 |
17 |
632323-HMHJ-002-Q-12 |
针茅 |
26.0 |
35.0 |
9.0 |
18 |
632626-HMHJ-001-G-12-z |
风毛菊 |
24.0 |
18.0 |
-6.0 |
19 |
632726-HMHJ-001-Q-12-z |
针茅 |
15.3 |
19.0 |
3.7 |
20 |
632626-HMHJ-001-QG-12-z |
碱蓬 |
8.2 |
13.0 |
4.8 |
21 |
632626-HMHJ-003-G-12 |
蒿类 |
5.4 |
6.7 |
1.3 |
22 |
632626-HMHJ-004-G-12 |
蒿类 |
5.3 |
8.8 |
3.6 |
23 |
632724-HMHJ-005-G-12 |
凤毛菊 |
4.0 |
5.0 |
1.0 |
24 |
632724-HMHJ-006-G-12 |
萎陵菜 |
2.0 |
4.0 |
2.0 |
25 |
632724-HMHJ-007-Q-12 |
苔草 |
8.0 |
4.0 |
-4.0 |
26 |
632724-HMHJ-008-Q-12 |
针茅 |
19.2 |
24.6 |
5.5 |
27 |
632726-HMHJ-300-G-12 |
针茅 |
28.8 |
34.0 |
5.3 |
28 |
632726-HMHJ-007-G-12 |
冰草 |
13.1 |
13.0 |
-0.1 |
29 |
632626-HMHJ-005-G-12 |
凤毛菊 |
10.2 |
4.0 |
-6.2 |
30 |
632626-HMHJ-006-Q-12 |
蒿类 |
8.5 |
12.0 |
3.5 |
31 |
632626-HMHJ-007-Q-12 |
针茅 |
22.0 |
28.0 |
6.0 |
32 |
632626-HMHJ-008-Q-12 |
蒿类 |
2.8 |
2.0 |
-0.8 |
33 |
632626-HMHJ-009-Q-12 |
针茅 |
4.9 |
7.6 |
2.8 |
34 |
632626-HMHJ-010-Q-12 |
蒿类 |
5.3 |
7.6 |
2.3 |
35 |
632726-HMHJ-008-Q-12 |
针茅 |
17.0 |
19.0 |
2.0 |
36 |
632726-HMHJ-009-Q-12 |
凤毛菊 |
15.0 |
16.0 |
1.0 |
37 |
632726-HMHJ-010-Q-12 |
萎陵菜 |
3.0 |
4.0 |
1.0 |
38 |
632726-HMHJ-011-Q-12 |
苔草 |
16.0 |
15.0 |
-1.0 |
39 |
632801-HMHJ-001-Q-12 |
嵩草 |
7.5 |
8.0 |
0.5 |
40 |
632726-HMHJ-012-Q-12 |
唐松草 |
18.8 |
21.7 |
2.9 |
41 |
632726-HMHJ-013-Q-12 |
针茅 |
14.0 |
15.6 |
1.6 |
42 |
632726-HMHJ-014-Q-12 |
针茅 |
2.5 |
2.7 |
0.2 |
43 |
632726-HMHJ-015-Q-12 |
嵩类 |
5.1 |
5.3 |
0.2 |
合计 |
15.86 |
18.10 |
2.25 |
||
4、指示种生物量
三江源区沙化土地监测样地总体上2013年指示种平均生物量依样地类型不同有增有减,见表3-5。以指示种灌草类型进行对比分析为: 2、4、16号灌木监测站点指示种的平均生物量年变化量与上年相比均略有变化,增长率分别为5.5%、3.3%和0.9%。
而40个草本监测站点指示种平均生物量2013年相比2012年略有变化,平均变化值在0.55g/m2 ,平均变化率为0.66%。其中,8、12、13、15、20、22、23、26、27、28、36、37, 12个样地指示种生物量与上年度相比呈负增长,降幅在-9.28 g/m2--0.63g/m2之间,1、2、3、4、5、6、7、9、10、11、14、16、17、18、19、21、24、25、29、30、31、32、33、34、35、38、39、40、41、42、43号31个草本监测站点指示种生物量增长量为0.34-21.91g/m2之间,详见表4-4。
表4-4 2012-2013年沙化监测站点指示种生物量对比表 单位:g/m2
序号 |
样地编号 |
植物种 |
12年 |
13年 |
增减值 |
1 |
632626-HMHJ-001-Q-12 |
针茅 |
30.90 |
38.7 |
7.80 |
2 |
632626-HMHJ-002-Q-12 |
山生柳 |
336.00 |
341.5 |
5.50 |
3 |
632621-HMHJ-001-Q-12 |
针茅 |
94.00 |
96 |
2.00 |
4 |
632621-HMHJ-002-Q-12 |
山生柳 |
667.00 |
670.3 |
3.30 |
5 |
632726-HMHJ-001-G-12 |
针茅 |
67.67 |
68.13 |
0.46 |
6 |
632726-HMHJ-003-Q-12 |
针茅 |
20.83 |
24.31 |
3.48 |
7 |
632726-HMHJ-002-Q-12 |
针茅 |
26.80 |
29.1 |
2.30 |
8 |
632726-HMHJ-004-Q-12 |
针茅 |
48.30 |
47.3 |
(1.00) |
9 |
632726-HMHJ-005-Q-12 |
针茅 |
57.17 |
58 |
0.83 |
10 |
632726-HMHJ-006-Q-12 |
珠芽蓼 |
3.90 |
5.4 |
1.50 |
11 |
632724-HMHJ-001-G-12 |
风毛菊 |
27.70 |
29.14 |
1.44 |
12 |
632724-HMHJ-002-G-12 |
针茅 |
31.60 |
30.97 |
(0.63) |
13 |
632724-HMHJ-003-G-12 |
披碱草 |
11.70 |
1.84 |
(9.86) |
14 |
632724-HMHJ-004-G-12 |
棘豆 |
39.40 |
45.31 |
5.91 |
15 |
632323-HMHJ-003-Q-12 |
棘豆 |
153.30 |
150.1 |
(3.20) |
16 |
632323-HMHJ-001-Q-12 |
锦鸡儿 |
186.20 |
187.1 |
0.90 |
17 |
632323-HMHJ-002-Q-12 |
针茅 |
26.00 |
30.02 |
4.02 |
18 |
632626-HMHJ-001-G-12-z |
风毛菊 |
13.30 |
35.21 |
21.91 |
19 |
632726-HMHJ-001-Q-12-z |
针茅 |
31.50 |
36.14 |
4.64 |
20 |
632626-HMHJ-001-QG-12-z |
碱蓬 |
527.70 |
520.9 |
(6.80) |
21 |
632626-HMHJ-003-G-12 |
蒿类 |
40.17 |
41.26 |
1.09 |
22 |
632626-HMHJ-004-G-12 |
蒿类 |
72.80 |
70.89 |
(1.91) |
23 |
632724-HMHJ-005-G-12 |
凤毛菊 |
13.00 |
5.2 |
(7.80) |
24 |
632724-HMHJ-006-G-12 |
萎陵菜 |
4.30 |
4.82 |
0.52 |
25 |
632724-HMHJ-007-Q-12 |
苔草 |
8.70 |
9.62 |
0.92 |
26 |
632724-HMHJ-008-Q-12 |
针茅 |
12.67 |
3.61 |
(9.06) |
27 |
632726-HMHJ-300-G-12 |
针茅 |
44.90 |
36.53 |
(8.37) |
28 |
632726-HMHJ-007-G-12 |
冰草 |
20.30 |
11.02 |
(9.28) |
29 |
632626-HMHJ-005-G-12 |
凤毛菊 |
72.50 |
75.14 |
2.64 |
30 |
632626-HMHJ-006-Q-12 |
蒿类 |
70.30 |
75.62 |
5.32 |
31 |
632626-HMHJ-007-Q-12 |
针茅 |
106.50 |
108.13 |
1.63 |
32 |
632626-HMHJ-008-Q-12 |
蒿类 |
21.70 |
22.34 |
0.64 |
33 |
632626-HMHJ-009-Q-12 |
针茅 |
23.80 |
25.14 |
1.34 |
34 |
632626-HMHJ-010-Q-12 |
蒿类 |
45.70 |
46.57 |
0.87 |
35 |
632726-HMHJ-008-Q-12 |
针茅 |
154.17 |
155.85 |
1.68 |
36 |
632726-HMHJ-009-Q-12 |
凤毛菊 |
15.30 |
10.6 |
(4.70) |
37 |
632726-HMHJ-010-Q-12 |
萎陵菜 |
25.50 |
16.9 |
(8.60) |
38 |
632726-HMHJ-011-Q-12 |
苔草 |
42.00 |
43.7 |
1.70 |
39 |
632801-HMHJ-001-Q-12 |
嵩草 |
72.50 |
78.2 |
5.70 |
40 |
632726-HMHJ-012-Q-12 |
唐松草 |
131.10 |
133.03 |
1.93 |
41 |
632726-HMHJ-013-Q-12 |
针茅 |
38.70 |
40.21 |
1.51 |
42 |
632726-HMHJ-014-Q-12 |
针茅 |
10.30 |
10.67 |
0.37 |
43 |
632726-HMHJ-015-Q-12 |
嵩类 |
148.00 |
149.1 |
1.10 |
合计 |
83.63 |
84.18 |
0.55 |
||
5、沙丘流动监测
沙丘监测工作从2010年开始设置站点,2013年沙丘监测为2010年及2012年基础上的连续监测,年度报告上通过植物种盖度、高度来分析。
(1) 盖度
通过两年度监测调查可以看出沙丘植被盖度基本呈现正增长,主要原因由于连续监测时间短,同时沙地植被生长本身极为缓慢,详见表4-5。
表4-5 2012年-2013年沙丘监测站点植被盖度对比表
序号 |
样地号 |
2012年 |
2013年 |
1 |
632521-SQJC-001-11 |
69% |
70% |
2 |
632521-SQJC-002-11 |
71% |
74% |
3 |
632521-SQJC-003-11 |
78% |
79% |
4 |
632323-SQJC-001-11 |
14% |
15% |
(2)高度
通过两年度监测调查可以看出沙丘植被高度基本呈现正增长,主要原因由于连续监测时间短,同时沙地植被生长本身极为缓慢,详见表4-6。
表4-6 2012年-2013年沙丘监测站点植被高度(cm)对比表
序号 |
样地号 |
2012年 |
2013年 |
1 |
632521-SQJC-001-11 |
18 |
21 |
2 |
632521-SQJC-002-11 |
220 |
222 |
3 |
632521-SQJC-003-11 |
177 |
177 |
4 |
632323-SQJC-001-11 |
26 |
29 |
影响状态指标:畜牧业、交通、非法活动、其它等。
三江源地区的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部分沙化土地(如玛多县)为放牧地、一些沙化土地虽不是放牧地,却是牲畜转场的必经之路,牛羊践踏加剧了沙化趋势。
三江源地区交通不便,规划的省道(清水河至不冻泉)和县级公路(索加、黄河、玛多等县、乡公路)部分经过沙区,建设时如不采取措施,将加剧土地沙化趋势。
调查时,发现玛多、玛沁等地区有樵采、采砂等非法活动的迹象。
通过生物措施和机械措施相结合,自然恢复和人工辅助措施相结合,宣传和管护相结合,三江源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治理效果,局部地区沙化扩大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一些流沙地通过机械沙障和化学固沙已实现固定,一些沙荒地通过封育和补植,植被覆盖度开始增加,防风固沙能力开始增强。由于机械沙障的作用,沙粒的移动得到了控制,大风天气时,治沙区不象以前黄沙弥漫,沙尘几乎不见,据观测治沙区的流沙对公路的危害大大减轻,现在流沙上路堆积的情况已不存在、淤塞排水沟等危害明显减轻。
通过三江源沙化监测工程站点的权重盖度和生物量在监测初期(不同样线监测初始年度不同,故不能统一初期年度,所以分析时只使用该样线监测初期年度的数据)得到的数据和2013年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不论是权重盖度还是生物量都得到了提高,权重盖度平均增加值为2.10%,增长率为6.50%;生物量平均增长2.23g/m2,增长率为3.92%。
1、权重盖度
通过对13处(7、10、11、12、13、18、21、22、23、24、27、28、29号)沙化工程监测样线的每处样线2012年监测和2013年监测时样线段数、各段长度、各段盖度进行权重统计分析(详见公式),可以看出, 13条监测样线2013年监测权重盖度均呈现正增长。(详见表4-7)
权重盖度计算公式=线段长度/样线总长×该线段上植被盖度
表4-7 三江源沙化工程站点成效权重盖度对比表
序号 |
站点代码 |
2013调查权重盖度% |
2012调查权重盖度% |
增减值% |
增减率% |
7 |
632726-HMHJ-002-G-11 |
39.21 |
37.16 |
2.05 |
5.52 |
10 |
632726-HMHJ-006-G-11 |
45.94 |
43.04 |
2.90 |
6.74 |
11 |
632724-HMHJ-001-G-11 |
16.57 |
14.95 |
1.62 |
10.84 |
12 |
632724-HMHJ-002-G-11 |
43.98 |
40.48 |
3.50 |
8.65 |
13 |
632724-HMHJ-003-G-11 |
35.16 |
33 |
2.16 |
6.55 |
18 |
632626-HMHJ-001-G-11-z |
39.69 |
38.6 |
1.09 |
2.82 |
21 |
632626-HMHJ-003-G-11 |
24.67 |
20.13 |
4.54 |
22.55 |
22 |
632626-HMHJ-004-G-11 |
28.08 |
27.64 |
0.44 |
1.59 |
23 |
632724-HMHJ-005-G-11 |
40.15 |
38.64 |
1.51 |
3.91 |
24 |
632724-HMHJ-006-G-11 |
46.08 |
43.92 |
2.16 |
4.92 |
27 |
632726-HMHJ-300-G-11 |
35.23 |
34.26 |
0.97 |
2.83 |
28 |
632726-HMHJ-007-G-11 |
26.09 |
23.67 |
2.42 |
10.22 |
29 |
632626-HMHJ-005-G-11 |
26.37 |
24.39 |
1.98 |
8.12 |
均值 |
|
33.07 |
32.30 |
2.10 |
7.33 |
2、生物量
同样,通过对13处(7、10、11、12、13、18、21、22、23、24、27、28、29号)沙化工程监测样线生物量的监测,2012年度的生物量和2013年监测得到的生物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除了21号监测样线2013年监测得到的生物量略比2012年度生物量呈现略微减少外(减少率为-0.3%),其他12处监测样线2013年监测得到的生物量比2012年度生物量均呈现增长,其中18号野马岭综合站点增长量最多为5.06g/m2。(详见表4-8)
表4-8 三江源沙化监测工程站点总生物量变化情况 单位:g/m2
样地序号 |
站点名称 |
2012年监测 |
2013年监测 |
增加量 g |
增减值% |
7 |
叶格半 |
52.4 |
54.06 |
1.66 |
3.17 |
10 |
色吾曲沙 |
18.17 |
22.36 |
4.19 |
23.06 |
11 |
加吉半 |
58.4 |
59.20 |
0.8 |
1.37 |
12 |
加吉固 |
31.4 |
32.83 |
1.43 |
4.55 |
13 |
加吉半 |
46.17 |
46.91 |
0.74 |
1.60 |
18 |
野马岭综合站点 |
127.97 |
133.03 |
5.06 |
3.95 |
21 |
扎陵湖半固定 |
52.84 |
52.54 |
-0.3 |
-0.57 |
22 |
扎陵湖固定 |
126.06 |
130.72 |
4.66 |
3.70 |
23 |
治多扎河口前村 |
27.8 |
29.27 |
1.47 |
5.29 |
24 |
治多扎河治赛村 |
5.17 |
6.16 |
0.99 |
19.15 |
27 |
曲麻莱叶格石障 |
76.6 |
78.08 |
1.48 |
1.93 |
28 |
曲麻莱约改滩石障 |
45.16 |
49.61 |
4.45 |
9.85 |
29 |
黑河路标510-511公里处 |
71.2 |
73.62 |
2.42 |
3.40 |
平均值 |
|
56.87 |
58.55 |
2.23 |
6.19 |
通过三江源沙化监测工程站点的权重盖度和生物量在2012年监测(不同样线监测初始年度不同,故不能统一初期年度,所以分析时只使用该线样监测初期年度的数据)得到的数据和2013年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不论是权重盖度还是生物量都得到了提高,权重盖度平均增加值为0.61%,增长率为1.75%;生物量平均增长3.31g/m2,增长率为1.98%。
1、权重盖度
通过对16处沙化工程监测样线的每处样线监测初期和2013监测时样线段数、各段长度、各段盖度进行权重统计分析(详见公式),可以看出,除了5、16号2条监测样线2013测权重盖度略微低于监测初期权重盖度外,另外14条监测样线2013监测权重盖度均呈现增长(详见表4-9)。
表3-7-5 三江源沙化非工程站点权重盖度对比表
样地序号 |
站点名称 |
2012调查权重盖度% |
2013调查权重盖度% |
增减值% |
增减率% |
1 |
扎陵湖露 |
34.19 |
34.74 |
0.55 |
0.02 |
2 |
花石峡固 |
85.89 |
86.37 |
0.48 |
0.01 |
3 |
优云乡半 |
17.6 |
18.24 |
0.64 |
0.04 |
4 |
优云乡固 |
68 |
68.07 |
0.07 |
0.00 |
5 |
约改滩半 |
18.58 |
18.4 |
-0.18 |
-0.01 |
6 |
叶格趋 |
31.72 |
31.85 |
0.13 |
0.00 |
8 |
109国道沙 |
6.21 |
6.81 |
0.6 |
0.10 |
9 |
楚玛尔河半 |
22.15 |
22.49 |
0.34 |
0.02 |
14 |
扎河趋 |
46 |
46.39 |
0.39 |
0.01 |
15 |
和日沙 |
10.57 |
11.83 |
1.26 |
0.12 |
16 |
和日半 |
17.59 |
16.72 |
-0.87 |
-0.05 |
17 |
和日固 |
76.53 |
78.73 |
2.2 |
0.03 |
19 |
曲麻河综合站点 |
54.4 |
55.7 |
1.3 |
0.02 |
20 |
野马岭综 |
34.19 |
36.47 |
2.28 |
0.07 |
25 |
治多索加莫曲村君曲河 |
6.44 |
7.06 |
0.62 |
0.10 |
26 |
治多索加君曲河沙 |
25.95 |
25.86 |
-0.09 |
0.00 |
均值 |
|
|
|
0.61 |
0.03 |
2、生物量
同样,通过对16处非工程站点监测样线的生物量监测,2012年度生物量和2013年监测得到的生物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除了2、4、15号监测样线2013年监测得到的生物量略比2012年度监测生物量呈现减少外(减少率在-0.80%~-0.20%),其它13处监测样线2013年监测得到的生物量比监测最初年度生物量均呈现增长,平均增加值为3.31%,增长率为1.98%(详见表3-7-6)
表3-7-6 三江源沙化监测非工程站点总生物量变化情况 单位:g/m2
样地序号 |
站点名称 |
2012监测 |
2013监测 |
增减值g/m2 |
增减率% |
1 |
扎陵湖露 |
52.8 |
57.6 |
4.8 |
9.09 |
2 |
花石峡固 |
377.7 |
375.3 |
-2.4 |
-0.64 |
3 |
优云乡半 |
194 |
198.2 |
4.2 |
2.16 |
4 |
优云乡固 |
1067 |
1064.9 |
-2.1 |
-0.20 |
5 |
约改滩半 |
122.51 |
136.09 |
13.58 |
11.08 |
6 |
叶格趋 |
90.83 |
93.68 |
2.85 |
3.14 |
8 |
109国道沙 |
51.3 |
55.96 |
4.66 |
9.08 |
9 |
楚玛尔河半 |
51.54 |
54.61 |
3.07 |
5.96 |
14 |
扎河趋 |
67.75 |
71.06 |
3.31 |
4.89 |
15 |
和日沙 |
174.6 |
173.2 |
-1.4 |
-0.80 |
16 |
和日半 |
191 |
193.7 |
2.7 |
1.41 |
17 |
和日固 |
46.8 |
47.2 |
0.4 |
0.85 |
19 |
曲麻河综合站点 |
67.8 |
69.1 |
1.3 |
1.92 |
20 |
野马岭综 |
92.31 |
95.66 |
3.35 |
3.63 |
25 |
治多索加莫曲村君曲河 |
12.7 |
20.6 |
7.9 |
62.20 |
26 |
治多索加君曲河沙 |
16.7 |
23.48 |
6.78 |
40.60 |
均值 |
|
|
|
3.31 |
9.65 |
根据以上图表分析显示,工程监测站点多年来的各项数据稳定上升,而非工程站点数据虽略有上升但波动较大,有些年份甚至比上年度的数据减小。说明三江源生态建设进行的生态人工修复工程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工程数据、非工程数据比较如下:
工程站点权重盖度平均增加值为2.10%,增长率为6.50%;非工程站点权重盖度平均增加值为0.61%,增长率为1.75%。
工程站点生物量平均增长2.23g/m2,增长率为3.92%。
非工程站点生物量平均增长3.31g/m2,增长率为1.98%。
沙化等级指数是指沙化土地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而致使沙化土地变化的评定指标,包括随着风力、水力以、盐渍化及其他气候因子的改变而改变。通过利用沙化土地的各沙化类型及相应的权重,按相对重要性来综合评定沙化等级指数。各项评价因子及分类标准见表5-1。
表5-1 沙化等级指数评价因子及类型划分标准
评价因子 |
权重 |
1.流动沙地 |
0.9 |
2.半固定沙地、非生物工程地 |
0.7 |
3.固定沙地 |
0.5 |
4.露沙地、风蚀劣地、风蚀残丘、戈壁 |
0.4 |
5.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 |
0.2 |
6.非沙化土地 |
0.1 |
评定沙化等级指数时,按下式计算综合得分
100(n1×Wi+ n2×W2+ n3×W3+...)
P=
n1+n2+n3+...
式中n1为各沙化类型土地的面积,Wi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然后根据综合得分值计算得出沙化等级指数。各县沙化等级指数详见表5-2(其余县市无沙化土地分布)。
表5-2 三江源地区沙化等级指数统计表
序号 |
县域 |
沙化等级指数 |
1 |
泽库县 |
14.04 |
2 |
玛多县 |
20.23 |
3 |
玛沁县 |
11.43 |
4 |
曲麻莱县 |
17.74 |
5 |
治多县 |
17.63 |
沙化站点监测质量指数由监测站点的沙化类型及植被盖度两项因子计算得出,详细评定见表5-1、5-3
表5-3 植被盖度评价因子及类型划分标准
评价因子 |
权重 |
1.植被总体盖度≥40% |
0.1 |
2. 25%≤植被总体盖度<40% |
0.2 |
3. 10%≤植被总体盖度<25% |
0.3 |
4. 植被总体盖度<10% |
0.4 |
评定沙化站点监测质量指数时,按下式计算综合得分
M
Z=
(x1×Wi+ x 2×W2+ x 3×W3+...)
式中x1为各沙化类型土地的权重,Wi为各监测站点对应的植被盖度权重,M指各县监测站点的数量。
表5-4 三江源地区沙化等级指数统计表
序号 |
县域 |
沙化站点监测质量指数 |
1 |
泽库县 |
2.63 |
2 |
玛多县 |
7.24 |
3 |
玛沁县 |
2.81 |
4 |
曲麻莱县 |
6.67 |
5 |
治多县 |
6.33 |
3、沙化土地质量评定指数
沙化土地质量评定指数是评定一个地区沙化土地质量的评价因子,具体是由沙化等级指数、沙化站点监测质量指数及沙化土地质量评定系数计算得出。公式为
T= P×Z/Ti
式中:P指沙化等级指数
Z指沙化站点监测质量指数
Ti指沙化土地质量评定系数,系数值为2。
表5-5 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质量评定指数统计表
序号 |
县域 |
沙化等级指数 |
沙化站点监测质量指数 |
沙化土地质量评定指数 |
评价 |
1 |
泽库县 |
14.04 |
2.63 |
18.46 |
轻 |
2 |
玛多县 |
20.23 |
7.24 |
73.23 |
重 |
3 |
玛沁县 |
11.43 |
2.81 |
16.05 |
轻 |
4 |
曲麻莱县 |
17.74 |
6.67 |
59.16 |
中 |
5 |
治多县 |
17.63 |
6.33 |
55.80 |
中 |
根据项目合同书的要求,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对2013年度三江源沙化专项监测的43处沙化监测站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报告的编制从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逻辑性及有效性5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核。
经评定:
1、2013年度三江源沙化专项监测工作沙化土地质量等级共分为4等,即轻、中、重、极重,数量分别为2、2、1,可见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形式仍很严峻,还需下大力气进行治理。
2、2013年度三江源沙化土地专项监测工作各县沙化土地质量差异明显,质量评定指数T值分布在16.05-73.23之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县沙化土地面积与类型差异较大所引起。
1、沙化土地监测面积变化指标应以高精度卫星影像宏观监测为主,目前所用的卫星影像为2003年拍摄购置资料,现无与之进行对比间隔期5年的卫星影像,无法进行宏观勾绘对比监测面积动态变化,建议购置最新的监测站点图斑所在区域的高精度卫星SPORT5影像资料,进行沙化面积宏观监测。
2、沙化土地监测目前采用的站点样方调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为了使监测调查有一定的代表性,建议今后采用500米长样线监测调查法,逐步取代所有的样方调查方法。
1、完成监测区域内已设监测站点的连续监测工作,保证三江源生态监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利用3S技术和最新的SPORT5卫星影像,对沙化土地五年的面积动态变化进行遥感监测。
3、根据三江源工程建设情况,增设三江源防沙治沙工程跟踪监测站点,为三江源生态保护治理工程成效评价服务。
序号 |
站(点)名称 |
站(点)代码 |
站(点)属性 |
所属行政区域 |
地理座标 |
海拔(m) |
备注 |
|
横坐标 |
纵坐标 |
|||||||
1 |
扎陵湖露 |
632626-HMHJ-001-Q-12 |
区域 |
玛多 |
17404000 |
3888000 |
4300 |
连续监测 |
2 |
花石峡固 |
632626-HMHJ-002-Q-12 |
区域 |
玛多 |
17490112 |
3889950 |
4210 |
连续监测 |
3 |
优云乡半 |
632621-HMHJ-001-Q-12 |
区域 |
玛沁 |
17516335 |
3793551 |
4200 |
连续监测 |
4 |
优云乡固 |
632621-HMHJ-002-Q-12 |
区域 |
玛沁 |
17517239 |
3793145 |
4263 |
连续监测 |
5 |
约改滩半 |
632726-HMHJ-001-G-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210455 |
3778401 |
4222 |
连续监测 |
6 |
叶格趋 |
632726-HMHJ-003-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179560 |
3829813 |
4320 |
连续监测 |
7 |
叶格半 |
632726-HMHJ-002-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158967 |
3840715 |
4350 |
连续监测 |
8 |
109国道沙 |
632726-HMHJ-004-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501237 |
3879587 |
4670 |
连续监测 |
9 |
楚玛尔河半 |
632726-HMHJ-005-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584348 |
3900443 |
4690 |
连续监测 |
10 |
色吾曲沙 |
632726-HMHJ-006-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731486 |
3827155 |
4430 |
连续监测 |
11 |
加吉半 |
632724-HMHJ-001-G-12 |
工程 |
治多 |
16751751 |
3746969 |
4300 |
连续监测 |
12 |
加吉固 |
632724-HMHJ-002-G-12 |
工程 |
治多 |
16752810 |
3746531 |
4300 |
连续监测 |
13 |
加吉半 |
632724-HMHJ-003-G-12 |
工程 |
治多 |
16752163 |
3746811 |
4300 |
连续监测 |
14 |
扎河趋 |
632724-HMHJ-004-G-12 |
工程 |
治多 |
16680109 |
3789429 |
4430 |
连续监测 |
15 |
和日沙 |
632323-HMHJ-003-Q-12 |
区域 |
泽库 |
17691936 |
3907365 |
3460 |
连续监测 |
16 |
和日半 |
632323-HMHJ-001-Q-12 |
区域 |
泽库 |
17691214 |
3908925 |
3500 |
连续监测 |
17 |
和日固 |
632323-HMHJ-002-Q-12 |
区域 |
泽库 |
17692046 |
3910020 |
3480 |
连续监测 |
18 |
野马岭综合站点 |
632626-HMHJ-001-G-12-z |
工程 |
玛多 |
17419433 |
3846435 |
4365 |
连续监测 |
19 |
曲麻河综合站点 |
632726-HMHJ-001-Q-12-z |
区域 |
曲麻莱 |
16678059 |
3860648 |
4330 |
连续监测 |
20 |
野马岭综 |
632626-HMHJ-001-QG-12-z |
工程 |
玛多 |
17418580 |
3845560 |
4255 |
连续监测 |
21 |
扎陵湖半固定 |
632626-HMHJ-003-G-12 |
工程 |
玛多 |
17414146 |
3877220 |
4420 |
连续监测 |
22 |
扎陵湖固定 |
632626-HMHJ-004-G-12 |
工程 |
玛多 |
17415679 |
3875700 |
4410 |
连续监测 |
23 |
治多扎河口前村 |
632724-HMHJ-005-G-12 |
工程 |
治多 |
16661621 |
3802466 |
4460 |
连续监测 |
24 |
治多扎河治赛村 |
632724-HMHJ-006-G-12 |
工程 |
治多 |
16660826 |
3803217 |
4520 |
连续监测 |
序号 |
站(点)名称 |
站(点)代码 |
站(点)属性 |
所属行政区域 |
地理座标 |
海拔(m) |
备注 |
|
横坐标 |
纵坐标 |
|||||||
25 |
治多索加莫曲村君曲河 |
632724-HMHJ-007-Q-12 |
区域 |
治多 |
16584317 |
3757833 |
4400 |
连续监测 |
26 |
治多索加君曲河沙 |
632724-HMHJ-008-Q-12 |
区域 |
治多 |
16584123 |
3757732 |
4400 |
连续监测 |
27 |
曲麻莱叶格石障 |
632726-HMHJ-300-G-12 |
工程 |
曲麻莱 |
16676308 |
3866847 |
4300 |
连续监测 |
28 |
曲麻莱约改滩石障 |
632726-HMHJ-007-G-12 |
工程 |
曲麻莱 |
16207074 |
3778383 |
4240 |
连续监测 |
29 |
黑河路标510-511公里处 |
632626-HMHJ-005-G-12 |
工程 |
玛多 |
17418188 |
3846520 |
4247 |
10年新增 |
30 |
玛多花石峡214国道岔路 |
632626-HMHJ-006-Q-12 |
区域 |
玛多 |
17464000 |
3868000 |
4327 |
10年新增 |
31 |
玛多黑河县城后山 |
632626-HMHJ-007-Q-12 |
区域 |
玛多 |
17424000 |
3868000 |
4351 |
10年新增 |
32 |
玛多黑河214国道519公里处岔路 |
632626-HMHJ-008-Q-12 |
区域 |
玛多 |
17404000 |
3848000 |
4350 |
10年新增 |
33 |
玛多扎陵湖牛头碑 |
632626-HMHJ-009-Q-12 |
区域 |
玛多 |
17364000 |
3868000 |
4355 |
10年新增 |
34 |
玛多扎陵湖北 |
632626-HMHJ-010-Q-12 |
区域 |
玛多 |
17384000 |
3888000 |
4314 |
10年新增 |
35 |
曲麻莱叶格莱阳村 |
632726-HMHJ-008-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690000 |
3868000 |
4365 |
10年新增 |
36 |
曲麻莱曲麻河 |
632726-HMHJ-009-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530000 |
3908000 |
4542 |
10年新增 |
37 |
曲麻莱曲麻河 |
632726-HMHJ-010-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590000 |
3888000 |
4545 |
10年新增 |
38 |
曲麻莱曲麻河楚玛尔 |
632726-HMHJ-011-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570000 |
3928000 |
4531 |
10年新增 |
39 |
格尔木市唐古拉乡风火山 |
632801-HMHJ-001-Q-12 |
区域 |
格尔木 |
16490000 |
3848000 |
4800 |
10年新增 |
40 |
曲麻莱 县麻多乡郭洋村 |
632726-HMHJ-012-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670000 |
3888000 |
4524 |
11年新增 |
41 |
曲麻莱县麻多乡 郭洋村 |
632726-HMHJ-013-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689999 |
3847999 |
4728 |
11年新增 |
42 |
曲麻莱县叶格乡莱阳村 |
632726-HMHJ-014-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590000 |
3888000 |
4499 |
11年新增 |
43 |
曲麻莱县 叶格 |
632726-HMHJ-015-Q-12 |
区域 |
曲麻莱 |
16570000 |
3928000 |
4429 |
11年新增 |
样地序号 |
站点名称 |
样地序号 |
海拔(m) |
县域 |
沙化类型 |
植被盖度% |
生物量(g/㎡) |
主体植物 |
主体平均高(cm) |
主体生物量(g/㎡) |
1 |
扎陵湖(水电站) |
632626-HMHJ-001-Q-12 |
4304 |
玛多 |
露沙地 |
43 |
60.26 |
针茅 |
21.4 |
38.7 |
2 |
花石峡 |
632626-HMHJ-002-Q-12 |
4280 |
玛多 |
固定沙地 |
76 |
369.9 |
山生柳 |
109.8 |
341.5 |
3 |
优云乡 |
632621-HMHJ-001-Q-12 |
4200 |
玛沁 |
半固定沙地 |
20.9 |
198.2 |
凤毛菊 |
13.5 |
96 |
4 |
优云乡 |
632621-HMHJ-002-Q-12 |
4235 |
玛沁 |
固守沙地 |
70 |
1070 |
针茅 |
62 |
670.3 |
5 |
约改滩 |
632726-HMHJ-001-G-12 |
4195 |
曲麻莱 |
半固定沙地 |
18.5 |
125.15 |
蒿类 |
13.7 |
68.13 |
6 |
叶格 |
632726-HMHJ-003-Q-12 |
4350 |
曲麻莱 |
沙化趋势地 |
40 |
98.69 |
针茅 |
33 |
24.31 |
7 |
叶格 |
632726-HMHJ-002-Q-12 |
4390 |
曲麻莱 |
半固定沙地 |
43.6 |
50.3 |
针茅 |
17 |
29.1 |
8 |
109国道 |
632726-HMHJ-004-Q-12 |
4410 |
曲麻莱 |
流动沙地 |
13.1 |
54 |
冰草 |
21.1 |
47.3 |
9 |
楚玛河 |
632726-HMHJ-005-Q-12 |
4470 |
曲麻莱 |
半固定沙地 |
17.2 |
48.6 |
沙蒿 |
33.2 |
58 |
10 |
色吾曲 |
632726-HMHJ-006-Q-12 |
4350 |
曲麻莱 |
流动沙地 |
29.24 |
29.87 |
蒿类 |
5 |
5.4 |
11 |
加吉 |
632724-HMHJ-001-G-12 |
4290 |
治多 |
半固定治沙地 |
19 |
60.07 |
凤毛菊 |
6 |
29.14 |
12 |
加吉 |
632724-HMHJ-002-G-12 |
4248 |
治多 |
固定沙地 |
49 |
32.3 |
针茅 |
19 |
30.97 |
13 |
加吉 |
632724-HMHJ-003-G-12 |
4246 |
治多 |
半固定沙地 |
33.9 |
50.11 |
针蔺 |
17.4 |
1.84 |
14 |
扎河 |
632724-HMHJ-004-G-12 |
4550 |
治多 |
沙化趋势地 |
40 |
68.77 |
火绒蒿 |
8 |
45.31 |
15 |
和日 |
632323-HMHJ-003-Q-12 |
3496 |
泽库 |
流动沙地 |
36 |
176.8 |
委陵菜 |
4 |
150.1 |
16 |
和日 |
632323-HMHJ-001-Q-12 |
3500 |
泽库 |
半固定沙地 |
42.5 |
190.7 |
锦鸡儿 |
41 |
187.1 |
17 |
和日 |
632323-HMHJ-002-Q-12 |
3481 |
泽库 |
固定沙地 |
67.4 |
50.93 |
早熟禾 |
35 |
30.02 |
18 |
野马岭综 |
632626-HMHJ-001-G-12-z |
4435 |
玛多 |
沙化 |
42.32 |
130.01 |
风毛菊 |
18 |
35.21 |
19 |
曲麻河综 |
632726-HMHJ-001-Q-12-z |
4320 |
曲麻莱 |
沙化 |
44.07 |
75.89 |
针茅 |
19 |
36.14 |
20 |
野马岭综 |
632626-HMHJ-001-QG-12-z |
4255 |
玛多 |
半固定沙地 |
22 |
93.32 |
碱蓬 |
13 |
520.9 |
21 |
扎陵湖半固定 |
632626-HMHJ-003-G-12 |
4420 |
玛多 |
半固定沙地 |
25.3 |
53.19 |
蒿类 |
6.7 |
41.26 |
22 |
扎陵湖固定 |
632626-HMHJ-004-G-12 |
4410 |
玛多 |
半固定沙地 |
25 |
129.88 |
蒿类 |
8.8 |
70.89 |
23 |
治多扎河口前村 |
632724-HMHJ-005-G-12 |
4460 |
治多 |
固定沙地 |
35 |
30.01 |
凤毛菊 |
5 |
5.2 |
24 |
治多扎河治赛村 |
632724-HMHJ-006-G-12 |
4520 |
治多 |
固定沙地 |
46.6 |
6.72 |
萎陵菜 |
4 |
4.82 |
25 |
治多索加莫曲村君曲河 |
632724-HMHJ-007-Q-12 |
4400 |
治多 |
流动沙地 |
8 |
3.09 |
蒿类 |
4 |
9.62 |
26 |
治多索加君曲河沙 |
632724-HMHJ-008-Q-12 |
4400 |
治多 |
半固定沙地 |
42.25 |
17.02 |
针茅 |
24.6 |
3.61 |
27 |
曲麻莱叶格石障 |
632726-HMHJ-300-G-12 |
4300 |
曲麻莱 |
半固定沙地 |
36.05 |
77.61 |
针茅 |
34 |
36.53 |
28 |
曲麻莱约改滩石障 |
632726-HMHJ-007-G-12 |
4240 |
曲麻莱 |
半固定沙地 |
33 |
47.61 |
冰草 |
13 |
11.02 |
29 |
黑河路标510-511公里处 |
632626-HMHJ-005-G-12 |
4247 |
玛多 |
半固定沙地 |
23 |
79.27 |
乳白香青 |
4 |
75.14 |
30 |
玛多花石峡214国道岔路 |
632626-HMHJ-006-Q-12 |
4327 |
玛多 |
固定沙地 |
30.63 |
170.88 |
蒿类 |
12 |
75.62 |
31 |
玛多黑河县城后山 |
632626-HMHJ-007-Q-12 |
4351 |
玛多 |
固定沙地 |
75 |
118.6 |
针茅 |
28 |
108.13 |
32 |
玛多黑河214国道519公里处岔路 |
632626-HMHJ-008-Q-12 |
4350 |
玛多 |
固定沙地 |
50.09 |
95.05 |
蒿类 |
2 |
22.34 |
33 |
玛多扎陵湖牛头碑 |
632626-HMHJ-009-Q-12 |
4355 |
玛多 |
固定沙地 |
36.2 |
39.12 |
针茅 |
7.6 |
25.14 |
34 |
玛多扎陵湖北 |
632626-HMHJ-010-Q-12 |
4314 |
玛多 |
半固定沙地 |
24 |
90.08 |
蒿类 |
7.6 |
46.57 |
35 |
曲麻莱叶格莱阳村 |
632726-HMHJ-008-Q-12 |
4365 |
曲麻莱 |
固定沙地 |
43.16 |
200.13 |
针茅 |
19 |
155.85 |
36 |
曲麻莱曲麻河 |
632726-HMHJ-009-Q-12 |
4542 |
曲麻莱 |
半固定沙地 |
25 |
72.82 |
凤毛菊 |
16 |
10.6 |
37 |
曲麻莱曲麻河 |
632726-HMHJ-010-Q-12 |
4545 |
曲麻莱 |
固定沙地 |
42 |
59.91 |
委陵菜 |
4 |
16.9 |
38 |
曲麻莱曲麻河楚玛尔 |
632726-HMHJ-011-Q-12 |
4531 |
曲麻莱 |
半固定沙地 |
15.11 |
90.41 |
苔草 |
15 |
43.7 |
39 |
格尔木市唐古拉乡风火山 |
632801-HMHJ-001-Q-12 |
4800 |
格尔木 |
固定沙地 |
27.19 |
180.9 |
蒿草 |
8 |
78.2 |
40 |
曲麻莱 县麻多乡郭洋村 |
632726-HMHJ-012-Q-12 |
4524 |
曲麻莱 |
固定沙地 |
32.16 |
190.27 |
香糖松草 |
21.7 |
133.03 |
41 |
曲麻莱县麻多乡 郭洋村 |
632726-HMHJ-013-Q-12 |
4728 |
曲麻莱 |
半固定沙地 |
28 |
125.03 |
针茅 |
15.6 |
40.21 |
42 |
曲麻莱县叶格乡莱阳村 |
632726-HMHJ-014-Q-12 |
4499 |
曲麻莱 |
固定沙地 |
38 |
35.81 |
针茅 |
2.7 |
10.67 |
43 |
曲麻莱县 叶格 |
632726-HMHJ-015-Q-12 |
4429 |
曲麻莱 |
固定沙地 |
37.22 |
229.33 |
嵩类 |
5.3 |
149.1 |
沙丘监测点编号 |
县 |
乡 |
村 |
沙化类型 |
海拔(米) |
(主控制点)GPS坐标 |
植被 种类 |
植被 盖度 |
均高 |
冠幅(m) |
治理措 施说明 |
|
632521-SQJC-001-12 |
贵南 |
过马营 |
沙加大队 (木格滩) |
流动沙丘 |
3402 |
17681423 |
3958770 |
冰草 |
70% |
23cm |
|
无措施 |
632521-SQJC-002-12 |
贵南 |
森多 |
万秀村 |
人工半固定沙丘 |
3343 |
17688004 |
3933833 |
杨柳灌木 |
74% |
224cm |
2.2*2.6 |
工程治沙 |
632521-SQJC-003-12 |
贵南 |
森多 |
万秀村 |
人工半固定沙丘 |
3356 |
17687572 |
3934374 |
杨柳灌木 |
79% |
179cm |
2.3*2.0 |
工程治沙 |
632323-SQJC-001-12 |
泽库 |
和日 |
直干木村 |
流动沙丘 |
3482 |
17692125 |
3909422 |
冰草 |
15% |
26cm |
0.5*0.8 |
无措施 |
监测编号 |
序号 |
位置说明 |
磁方位角 |
斜距(m) |
垂直角 |
水平距(m) |
GPS点 |
沙丘制高点至植被距离(米) |
前期沙丘制高点至植被距离(米) |
距地高 m |
632521-SQJC-001-12 |
主控制点 |
沙丘制高点 |
326° |
65.55 |
5° |
65.3 |
176,814,26 3,958,768 |
|
|
10 |
1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西北方草地 |
67° |
59.55 |
7° |
59.1 |
176,814,70 3,958,795 |
10.9 |
10.2 |
|
|
2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东南方草地 |
115° |
68.6 |
5° |
68.34 |
176,814,73 3,958,744 |
9.5 |
10 |
|
|
3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南方草地 |
146° |
65.55 |
5° |
65.3 |
176,814,58 3,958,719 |
12 |
12.5 |
|
|
4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南方草地 |
187° |
85.54 |
6° |
85.21 |
176,814,10 3,958,690 |
12 |
12.3 |
|
|
5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西南方草地 |
255° |
50 |
0° |
50 |
176,813,89 3,958,740 |
32 |
32.3 |
|
|
6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北方草地 |
330° |
100 |
0° |
100 |
176,813,61 3,958,853 |
13 |
13.3 |
|
|
632521-SQJC-002-12 |
主控制点 |
沙丘制高点 |
/ |
/ |
/ |
/ |
17688001 3933830 |
|
|
6.9 |
1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东方小村庄 |
125° |
54.57 |
2° |
54.53 |
17688017 3933762 |
8.5 |
8.5 |
|
|
2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南方围栏水泥桩 |
173° |
61 |
4° |
60.85 |
17688017 3933774 |
9.5 |
11.5 |
|
|
3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西方草地 |
226° |
100 |
3° |
99.86 |
17687941 39337662 |
28 |
31.5 |
|
|
4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西北方沙地上 |
132° |
100 |
22° |
99.94 |
17687926 3933896 |
52.6 |
49.5 |
|
|
5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北方沙丘地上 |
15° |
72.58 |
0° |
72.58 |
17688017 3933904 |
46.3 |
44 |
|
|
6号固定物 |
沙丘制高点定位1杨树栽子 |
299° |
12.6 |
0° |
12.6 |
17688003 3933831 |
|
|
|
|
632521-SQJC-003-12 |
主控制点 |
沙丘至高点引点 |
|
|
|
|
17687568 3934373 |
|
|
9.77 |
1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以南草地旁围栏 |
194° |
66.7 |
8° |
66.05 |
17687557 3934313 |
32.5 |
30 |
|
|
2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以西南方草地上 |
225° |
91 |
6° |
90.5 |
17687509 3934307 |
28 |
34 |
|
|
3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以西方沙丘上 |
147° |
97.5 |
4° |
97.26 |
17687507 3934458 |
53.5 |
56.1 |
|
|
4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以西北方杨树 |
118° |
12.5 |
0° |
12.5 |
17687556 3934387 |
|
|
|
|
5号固定物 |
主控制点以东南方沙丘上 |
147° |
81 |
7° |
80.39 |
17687605 3934325 |
28.88 |
20 |
|
|
6号固定物 |
杨树栽子用红漆标注 |
145.5° |
3.8 |
0° |
3.8 |
|
|
|
|
|
632323-SQJC-001-12 |
主控制点 |
沙丘制高点 |
314° |
100 |
6° |
99.45 |
17692125 3909421 |
10.5 |
|
|
1号固定物 |
沙丘东方草地 |
134° |
100 |
6° |
99.45 |
17692199 3909358 |
|
23 |
|
|
2号固定物 |
沙丘南方草地 |
171° |
100 |
4° |
100 |
17692144 3909324 |
|
48 |
|
|
3号固定物 |
沙丘东方草地 |
238° |
75.8 |
0° |
75.8 |
17692063 3909380 |
|
45.8 |
|
|
4号固定物 |
沙丘东方草地 |
354° |
100 |
0° |
100 |
17692110 3909522 |
|
56 |
|
|
5号固定物 |
沙丘东方草地 |
104° |
100 |
6.5° |
99.36 |
17692221 3909406 |
|
73 |
|
目 录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监测项目
2013年度沙化监测报告
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二Ο一四年四月
项目名称: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2013年度生态监测项目森林监测专题
项目组织单位:青海省环境保护厅
项目承担单位: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院 长: 董 旭
项目负责人:张更权
报告编写人:张富强 陈贵林 姚乃鑫
参加人员: 张更权 张富强 张学元 刘建军 史全顺
王国仓 陈贵林 姚乃鑫 吴仲昌 张 斌
钱玉林 黄海山 朱广鹏 刘欧叶 丁启含
陈静娟 刘永庆 韩永良 徐 勃 薛永贵
康永英 王万英 程 璐 张 浩 吕 全
哈小凤 常 刚 李树宏 郭爱军 何生辉
刘海彦 陈 平 汪明军 张学文
三江源地区各县协作人员:
祝显红 李常福 杜全贵 徐发青 李瑛帮
李庆福 普布才仁 凯 周 秋 培 王海亮
黄向东 李松林 李得江 赵福年 张 弦
许成海 张文治 罗日盖 王力争 巴 拉
胡建强 侯应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