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始于1979年,1994年结束,历时16年。参加普查的各级领导干部、农业科技人员84000人,共计完成了2444个县、312 个国营农(牧、林)场和44个林业区的土壤普查。这次土壤普查,依据全国统一的调查技术规程和土壤分类系统,从县和乡的土壤详查做起,在土壤普查过程中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和编制大比例尺土壤详查图,然后按地级市、省级和全国逐级汇总成图。基础调查的成图比例尺南方农区一般为1:10,000(个别省、市为 1:5,000及1:2,000),北方农区一般为1:10,000或1:25,000,林区和牧区为1:50,000,西藏高原、新疆草原和荒漠地区为 1:20万。调查工作由经过培训的专业队伍进行,并普遍应用了航片和卫片土壤解译成图技术,保证了基础图件具有较高的精度。
全国1:100万土壤图的编制准备工作始于1986年,首先选择了七个典型区域编制了七幅样图,编制过程中进行了不同制图单元和不同制图综合标准等项对比试验,以比较图面效果。在对样图以及收集到的国内外小比例尺土壤图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90年制订了《中国1:100万分幅土壤图编绘规范》,1992年正式开始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的编制工作。编图的主要基础资料是各省、市、自治区编制的省级土壤图、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卫片,并广泛参考各省土壤志,有关的地质图、森林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过去的土壤调查资料如华北平原土壤图等。各省、市和自治区土壤图的比例尺有所不同,其中西部地区主要是1:100万的土壤图,东部地区则以1:50万的土壤图为主。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则是直接参考广东省的土壤分布规律和卫片解译标志,直接应用卫片解译成图。这是我国在扎实的工作基础与丰富的数据资料基础上编成的第一套1:100万土壤图。1995年,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于编制并出版了《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 该图采用了传统的"土壤发生分类"系统,基本制图单元为亚类,共分出12土纲,61个土类,227个亚类。
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史学正、于东升和潘贤章等人对64幅1:100万的标准分幅图进行了数字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详细修边及编辑,最终生产了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集。该数据还包括土壤属性记录2647条,属性数据项16个,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种类型土壤及其主要属性特征。
用户在使用该数据时,请注明该数据是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提供。中国长序列地表冻融数据集(1994-2004)是利用来源于由美国国家雪冰数据中心(NSIDC)处理的1994年以来的逐日被动微波数据SSM/I亮度温度资料通过决策树分类提取得到。该数据集采用25km 空间分辨率和EASE-GRID 投影方式,提供逐日的中国大陆主体部分的地表冻融状态数据,数据集由11 个文件夹组成,从SSMI_result1994到SSMI_result2004,代表的含义就是从1994 年到2004 年的地表冻融数据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里包含当年每天的代表地表冻融的ASCII 码文件, 名称SSMIfrozenYYYY***其中YYYY 代表年,***,代表儒略日。数据集中的ASCII码文件可以直接用文本程序打开察看,可以用ArcView + 3D 或Spatial Analyst 扩展模块来读取,需要批处理时可用arcinfo 的asciigrid 命令。该数据集采用25km 空间分辨率和EASE-GRID 投影方式,提供1978年-2005年来逐日的全国范围的积雪厚度分布数据,数据集由9,930 个ASCII 码文件组成,从1978298f.txt 到2005365f.txt,每一个ASCII 码文件代表每一天我国雪深数据,文件的名称“yyyydddf.txt”,其中yyyy 代表年,ddd 代表Julian 日期,f 说明雪深是以float 格式存储,雪深单位为厘米(cm)。数据集中的ASCII 码文件可以直接用文本程序打开察看,可以用ArcView + 3D 或Spatial Analyst 扩展模块来读取,需要批处理时可用arcinfo 的asciigrid 命令。数据源:利用由美国国家雪冰数据中心(NSIDC)处理的1978年以来逐日被动微波遥感SMMR(1978-1987年)和SSM/I(1987-2005年)反演得到的。该数据集为2000、2、24-2004、12、31 0.05度MODIS数据,数据质量良好,缺失的日期如下: 2000年 1-54 132 219-230 303 2001年 111 167-182 2002年 079-086 099 105 2003年 123 324 351-358 2004年 219 349 其中年后面的数字为该年的第n天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1961-1990)统计方法》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752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及自动站1951--2004年日值数据集,包括日平均气压、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总云量、平均低云量、平均风速、平均0cm地温、日照和降水量等要素的日值资料。文件类型为ASCII码文件。
该数据是由气压(日平均、最高、最低)在A0/A1信息化资料基础上,制作者根据地面气象资料观测规范中统计规定,作统计计算。其他要素均取自现有气候资料室日值数据库。存放中国地面1951-2000年平均本站气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20-20时降水量,平均2分钟风速,最大风速、向,极大风速、风向,日照时数50年日值资料数据集和中国地面1951-1959,1980-2000年最高气压,最低气压30年日值数据集。时间范围:1951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
观测时次:气压、气温二要素的日4次观测及日最高最低值观测;相对湿度日4次观测及日最小相对湿度观测值;风4次日观测及日极大最大值观测;20-20时日降水观测值以及日日照观测值。